(一)充份補充水分:加強宣導隨時補充水分,不等到口渴才喝水,且養成每天至少喝2,000cc白開水的好習慣。如有從事運動,應於運動前2-3小時喝水500cc;運動前、運動中,每10至20分鐘喝200至300cc。
(二)穿著涼爽透氣衣物:穿著淺色、寬鬆、透氣、吸水與排汗功能佳的衣物。
(三)加裝遮光窗簾:教室內加裝遮光窗簾,避免陽光直接照射,並關掉非必要的電器設備,以避免產生更多熱量。
(四)保持教室通風:利用空調、電風扇或灑水方式降低室內環境溫度,並隨時檢查通風設備是否正常運作。
(五)避免烈日下活動:應儘量避免於天氣炎熱的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從事戶外活動,學校應視狀況調整戶外課程之教學方式或移至陰涼處教學,以維護學生安全。
(六)注意氣溫變化: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,並於教室內擺放溫度計,隨時了解教室內溫度,避免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。
(七)教導認識及防護熱傷害之知識:本市自106學年度起將抗暑教育納入學校CPR課程計畫中實施,請各校務必落實教導學生分辨及防護熱傷害(如熱衰竭、熱痙攣及中暑等)之相關知識。